中秋节过后,秋天即将来临,经验丰富的妈妈们说,天气变凉,宝宝们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可能是秋燥。每年夏天和秋天交替时,许多宝宝会出现口渴咽干、嘴唇干燥、大便干燥、小便黄赤、手足心热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头痛少汗、咳嗽无痰、流鼻血等。这让家长们非常担心。那么,如何帮助宝宝预防秋燥呢?妈妈们认为调整饮食和增加汤水非常有效。

秋燥的原因是什么?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空气湿度下降,水汽减少,蒸发速度加快,干燥度增大。这种干燥的邪气趁机入侵,伤害肺、伤害阴、伤害津。相比大人,孩子的身体各系统和器官发育不完善,对气候的变化更为敏感,因此更容易出现状况。例如,鼻子黏膜娇嫩,血管丰富且脆弱,容易受到干燥的刺激。此外,咽喉、喉部和气管同样难以避免“燥邪之劫”,导致咽喉干燥、咳嗽声声,甚至诱发支气管炎。中医学称之为秋燥症。

针对秋燥的原因,防治秋燥的关键在于科学安排三餐。在坚持平衡膳食的基础上,适当向能养阴、生津、性味甘润的食品倾斜。具体来说,一是清热祛燥的粗粮杂豆类,如麦片、黄小米、玉米、绿豆、白芸豆等;二是应季的蔬果类,如萝卜、绿叶蔬菜、芋头、南瓜、黄瓜、梨、柿子、葡萄、柑橘、大枣、荸荠等;三是滋阴润燥的荤食类,如鸭肉、河鱼、河虾等。有几款汤水饮料,不妨多煮给孩子。

秋梨汤是一款新鲜鸭梨洗净切块,加水煮汤,每天喝几次,宜于干咳频繁的孩子。

菊花茶是一款白菊10克放入茶杯中,加少量白糖,用沸水冲泡3-5分钟,温凉后饮用的茶。它有改善咽干喉燥的作用。

胡萝卜粥是一款胡萝卜洗净后切成小碎块放入锅里,加上粳米和水慢火熬煮食用的汤。这可以防止孩子皮肤粘膜与眼睛干燥。

荸荠汁是一款鲜荸荠200克,洗净去皮捣烂,去渣取汁,每天饮用2-3次,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它适用于流鼻血的孩子。

鲜柑橘是一款柑橘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口渴等症。橘汁可饮用,有清热除烦止嗽功效。

葡萄汁是一款葡萄营养丰富,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阴除烦,捣汁加蜜浓煎,开水冲服,治疗烦热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