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孩子“吃”错了吗?
作为家长,孩子的饮食问题总是备受关注。一些家长在听说某种食物具有营养或能健脑时,就盲目地让孩子多吃。实际上,有些营养物质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有些零食吃得合理,甚至可以为孩子的健康加分。在育儿方面,家长应当审视自己是否犯过以下错误。
错误之一:两餐间吃零食会减弱儿童食欲。
人每天的进餐次数主要是个习惯问题,没有必要严格遵循一日三餐的规律。通常,儿童每天会产生5-6次饥饿感,家长不必在两餐之间拒绝给孩子吃零食。事实上,许多营养专家建议儿童每天吃分量较小的6餐,因为儿童胃较小,很容易吃饱。当然,零食不应该是油炸类食品和巧克力等,如果是酸奶、水果、蔬菜制品等,儿童就能从中吸收营养。即使到正式进餐时孩子没有食欲,父母也大可不必担心营养缺乏。
错误之二:低脂肪饮食对儿童健康有利。
低脂肪饮食对成人有益,但脂肪对小孩是必需的。幼儿两周岁前,比以后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脂肪。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特别需要脂肪的供应,健康成长也需要依赖充足的能量。对于幼儿来说,脂肪的主要来源是奶或奶制品,1岁后,停止母乳喂养后可以喂全脂奶粉,不要喂脱脂或低脂奶粉。
错误之三:儿童摄入蛋白质越多越好。
蛋白质在体内分解的产物许多是含氯物质,如尿素、氨、肌酐等。其中氨对人体是有毒的,它需经肝脏解毒作用后才能变成尿素,再由肾脏排出体外。如果蛋白质吃得过多,不仅会增加孩子肝脏的负担,而且会增加胃肠负担。时间过久会引起肝、肾受累,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等。一般儿童每天吃250克主食,再吃点豆类、蛋、肉、鱼等副食品,蛋白质就可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
错误之四:多吃赖氨酸会使孩子聪明。
不少家长以为赖氨酸会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因此经常购买小包装的赖氨酸添加到孩子的食物里。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尽管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9种氨基酸之一,但它的摄入量不能过多。经研究证明,摄入赖氨酸过多,超出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需要,它的代谢物在体内可产生有害物质,积聚在大脑和其他组织中,使儿童智力发育受到障碍。儿童食物中只要有一定量的乳制品、豆制品和鱼、蛋、肉,就可以满足其需要。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吴正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