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骨密度低并非缺钙表现,因为婴幼儿处于快速生长的时期。骨密度低并不需要增加补钙量,只需达到每日所需的正常饮食即可。对于宝宝骨密度低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原因。如果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测出骨密度低,说明钙量不足,需要补钙。然而,如果是正常的孩子,尤其是婴幼儿,骨密度偏低可能是由于婴幼儿处于生长高峰期,骨骼处于拉长、增粗的过程,骨头自然比成年人细。促使骨骼生长的激素——骨碱性磷酸酶必然增高,单位容积内钙质自然偏低,骨头中的矿物质含量自然比成年人低。因此,对于生长发育旺盛的孩子,正是由于相对低的骨密度才有可能使更多钙质不断进入骨骼、逐渐沉积,支持骨骼,骨骼才可不断生长、拉长。此外,某些正规骨密度检测仪,在注意事项第一条上写道:检测骨密度注意事项:一、20岁以下人员建议不检测骨密度。如果儿童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查,需要在临床医生诊断后,根据病情需要来选择。婴幼儿处于快速生长时期,如果给孩子做骨密度检测,大多会提示骨密度偏低,这不但不是宝宝缺钙的表现,反而说明宝宝生长正常。那么该补啥呢?实际上,提倡母乳喂养、科学添加辅食、保证孩子正常饮食、均衡营养始终是最重要的。母乳喂养的宝宝,只要妈妈饮食正常,母乳中的钙能够满足宝宝的需求,而且钙磷比例合适、容易吸收,优于任何的钙补充剂。配方粉喂养的宝宝,因为婴幼儿配方粉中已经有足够的营养素,如果宝宝每日奶量达500ml,也不需要额外补钙。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孩子,或者长期服用某些特殊药物的孩子,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的进行补钙。孩子们真正需要补的是维生素D,预防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真正的全名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我们在评估孩子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时,并不能依赖某一项检测项目的结果,而应该结合孩子出生史、喂养史、年龄等实际情况,生长发育曲线以及临床症状来进行相关诊断,最终确定干预措施。宝宝骨密度低补什么好?钙主要来自饮食中,奶类是膳食钙主要来源。6个月前宝宝由于饮食主要是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其中钙含量可以满足生长所需,可不考虑钙的问题。7-12月龄是加辅食阶段,如果一天可以喝600ml左右的奶,也不需要考虑补钙问题。1-2岁宝宝一天饮用400ml左右的奶,再加上其它食物中的钙量,可以满足每日所需钙量。在医生的建议下补钙关键是看饮食情况,如果不能满足前文中所述奶量或有明显缺钙表现,或因儿保医生查体发现缺钙表现,包括但不限于骨密度的降低。补充量按推荐量的1/3--1/2。另一部分靠食物补充。如一个周岁后的孩子,按2013年的指南推荐钙摄入量为700mg/d,在缺钙时需要补充200-300mg/d。不建议使用多种微量元素制剂。不建议使用保健品性质的补钙产品。婴幼儿补钙主要选择口服钙剂,常见的钙剂有:碳酸钙、醋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等。以上就是宝宝骨密度低怎么办,宝宝骨密度低补什么好,请大家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