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这种疾病不仅仅在婴儿期较少见,其他年龄的儿童也可能出现。其发病高峰通常出现在夏秋季,其他季节也有零星发病的情况。因此,当小儿在夏秋季出现腹泻时,应考虑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可能。

一般而言,患儿在发病前2-3天内可能会出现不吉的包含史,或者家庭成员中有人腹泻,这都可能是传染源。

大多数患儿首先出现的表现是发热。发热程度不一,通常以高热多见。发热的同时,胃肠道表现也会相继出现,如腹泻和腹痛。

腹泻次数频繁,每日可多达10-30次,但粪便量不多,典型的粪便为脓性或脓血便,甚至可能是粘液便。婴儿还可能仅表现为消化不良性大便。腹痛部位通常在脐周或左下腹,为阵发性。腹痛出现的同时伴有便意,排便完毕常觉又想排便,总有排不尽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里急后重”,见于年长儿,婴儿则较少见。

其他胃肠道症状还包括呕吐、腹胀、吃东西不香等,但并非每个患儿都一定会出现这些症状。

如果患儿出现上述表现,特别是有脓便或脓血便时,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基本无疑。但若没有明显脓便或脓血便,还应进行粪便显微镜检查。如见到大量白细胞,或白细胞和红细胞兼有时,即可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所以,当怀疑为急性痢疾时,一定要进行粪便显微镜检查,而且仅凭一次显微镜检查无法完全否定急性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应再次、甚至多次检查。

此外,要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还应进行粪便细菌检查,因为脓血便还可见于其他肠道疾病,甚至非肠道疾病。当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时,即可最后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