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在某些情况下,给宝宝喂奶就相当于给宝宝喂了“毒奶”,对宝宝没有一点好处。那么,什么情况下不要给宝宝喂奶呢?接下来八宝网小编就来说一说。

在纯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宝宝获取的营养物质都来源于母乳,所以哺乳妈妈要学会忌口。有些食物最好不要碰,以免间接影响到宝宝的健康。以下是一些不宜给宝宝喂奶的食物:

1. 过于油腻的食物,如猪蹄汤、鸡汤等,可能导致母乳中出现脂肪粒,容易引起堵奶,宝宝的口粮得不到保障。此外,宝宝的肠胃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油腻食物中的油分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使其出现腹泻、肠胀气、肠绞痛等身体不适。

2. 过于辛辣的食物,如烧烤、火锅等,这类食物经母体消化系统的吸收,会改变乳汁的味道和酸度,从而使得婴幼儿出现拉肚子或者胀气。

3. 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海鲜,可能会诱发湿疹、红肿等,尤其是如果父母有过敏史,很可能会遗传到宝宝。某些食物最好还是不要吃为好,以免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除了上述情况外,哺乳妈妈在哺乳期间服用某些药物也是不宜给宝宝喂奶的。这些药物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而他们又无法像成人一样能够代谢吸收,只能在体内堆积。一旦超过身体能承受的极限,可能就会出现毒性反应,从而引起药物中毒现象。此外,肾脏为了尽力代谢这些药物,需要超负荷运转,长期如此,可能会损伤肾脏。根据美国权威专家多年的潜心研究,以下几种药物不宜在哺乳期间服用:

1. 四环素:乳汁中的药物浓度往往比血液浓度高5倍,可能会影响到宝宝骨骼的发育,将来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2. 异烟肼:其代谢产物可能会通过乳汁让宝宝出现肝中毒。

3. 氯霉素:可能会破坏宝宝骨髓的正常功能,使其造血能力也受到损伤。

4. 氨茶碱:可能会影响宝宝心脏的发育。除此以外,还有利巴韦林、伪麻黄碱、氯米芬、氯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哺乳妈妈最好不要碰,在服用药物之前,一定要提前咨询医生。

患病的哺乳妈妈能否给宝宝喂奶,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哺乳时会不会将疾病传染给宝宝;二是哺乳是否会影响妈妈的治疗和康复;三是妈妈用药是否会通过乳汁间接性影响到宝宝的健康。乳腺炎、严重心脏病及慢性肾炎、甲亢服药期间等情况下,哺乳妈妈不宜给宝宝喂奶。

此外,给宝宝喂奶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宝宝一哭,不代表他饿了许多。妈妈一听到孩子哭就觉得孩子可能需要吃奶了,其实宝妈应该首先检查一下宝宝是不是因为睡得不舒服才哭的,比如是不是尿不湿该换了,宝宝的睡觉姿势是不是存在问题等。如果宝宝一直哭个不停,很有可能宝宝生病了,要及时就医。

2. 宝宝吃奶次数过多。这个时候,宝妈要观察一下宝宝的吮吸姿势是不是正确的。又或者是因为你奶水太少了,如果奶水不足,应该想办法补充自己的奶水。

总之,给宝宝喂奶的过程中要多多观察。一般宝妈和自己的宝宝配合三周左右的时间,宝妈就会了解自己宝宝的生长规律。

最后,给宝宝喂奶时要注意宝宝的吃奶时间间隔,不能太长。如果吃奶的间隔时间太长,可能会导致宝宝的血糖下降,这样就会造成宝宝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和发育。所以宝妈们要了解自己的宝宝在喂奶的时候对奶水大概需要多少的量。

警惕!宝宝喂奶时的这些禁忌行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情况下给宝宝喂奶等于喂毒奶,这几种情况下不要给宝宝喂奶的相关介绍,对于母乳喂养的妈咪们,一定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