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是关键

夏季是小儿肠道健康的重要问题,而腹泻则是其头号破坏因素。为避免带来风险,喂养的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几点:

1. 1岁内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富含婴儿所需的营养和消化能力,具有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可抵消大肠杆菌分泌的肠毒素,?;こΦ烂馐芷苹?。在夏天,尽量减少新添加的、不易消化的辅食。

2. 不要在夏天给孩子断奶。高温季节孩子的消化液分泌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改吃普通膳食易引起液化不良。夏季细菌活跃,容易污染食物,导致肠炎甚至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发生。最好在秋凉后断奶。

3. 夏季蚊蝇较多,而蚊蝇又是传播病菌的能手。蚊虫也是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未接种过乙脑疫苗的小孩更易被传播,即使已接种乙脑疫苗也有可能被传染。孩子不吃剩饭剩菜。饭前便后要洗手。

4. 少吃冰棍等冷饮品。过多摄入冷饮会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肠道分泌紊乱,诱发“冷食性胃肠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肠套叠,导致肠梗阻,危及生命。多吃清淡爽口、蛋白质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油腻、多糖要限制。

5. 注意宝宝的饮食结构。夏季应让宝宝多吃清淡、易消化、少油腻的食物。夏季是瓜果蔬菜的旺季,黄瓜、西红柿、莴笋、扁豆、毛豆、丝瓜等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无机盐等物质,可以开动脑筋。同时,添加一些特殊的佐料更可防病抗暑。

6. 清除暑湿之毒。夏季人体容易受到暑湿之毒的影响,导致气虚、脾胃功能失调等问题。让宝宝多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用水有讲究

夏天尤其离不开水,给孩子用水务必注意卫生,避免给病微生物以任何可乘之机。

1. 夏天出汗多,给孩子补水是很自然的事。但少喝可乐等饮料,因为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可能削弱胃肠道的杀菌能力。金银花露或西瓜汁等消暑饮料有滑肠之弊,容易诱发腹泻,也要谨慎。橙汁的果糖及山梨醇含量较低,可适当饮用,最好的饮料是“金牌”白凉开水。

2. 冲调奶粉的用水,最好使用温开水,而一些家长为图方便,喜欢使用饮水机中的水现配现吃。殊不知,饮水机中的水往往具有二次污染细菌的可能。婴幼儿喝后很容易被感染而腹泻。

肠道健康信号

肠道虽然隐身于腹腔内,外面看不见,但可能通过一些信号来大致判断其健康状态。

大便

一个信号是大便,其性状、次数与肠功能的优劣密切相关。如母乳喂养儿大便呈软膏状,卵黄色,每日约2-3次;人工喂养儿大便常呈硬膏状,淡黄色或浅白色,每日1-2次;较大的小儿大便呈黄色,干湿适中,每日1-2次。若大便每天超过3次以上,变成稀水或稀溏,呈黄绿色,腥臭或酸臭,表明孩子患了消化不良或肠炎。如果变得干结,超过2天解1次大便,则属于便秘。这些都属于病态,应及时就医。

放屁

来自肠道的气体是另一个重要信号,俗称放屁。留意小孩的“屁事”,对做好孩子的饮食调理和肠道保健亦有重要意义。如孩子屁多,并有酸臭味儿,是消化不良的表现,应该减少喂养或限制高蛋白与高脂肪食物。如果断断续续不停要放屁,但无臭味,多因饥饿引起肠蠕动增强所致,提示该喂食了。如果屁多粪便也多,可能是蚕豆、豌豆、山芋等产气食品吃多了,应削减高淀粉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脂肪类食物,以免影响孩子的发育。

如果孩子无屁也无大便,出现哭闹不安等症状,特别是多食了冷饮后,要想到得了肠梗阻(如肠套叠)可能,及时就医为上策。

清除暑湿之毒

夏季对人体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暑湿之毒,暑湿侵入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食物消化不良等。加之现在的宝宝大多以肉类等动物性食物为主食,体质呈酸性多内热。让宝宝多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而夏季上市的凉性蔬菜主要有:瓜类蔬菜,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甜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此外,番茄、茄子、芹菜、菊花脑、紫角叶、生菜、芦笋、豆瓣菜、凉薯等也都是凉性蔬菜,不妨经常做点让孩子食用。

一旦发生腹泻,应进行规范化治疗,直到疾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