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食物的喜好并非天生固有的,而是后天生活中在家庭教育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此外,如果孩子把某种食物与不愉快的事件、经历或情绪联系在一起,也会导致对这类食物的厌恶。因此,要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行为习惯,可以从心理和行为两方面入手。

心理治疗时,家庭成员应保持一致的态度,不溺爱孩子,更不要为孩子的偏食行为辩护或开脱。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避免在孩子面前评价食物的优劣,以及他们对某些食物的好恶。 2. 不要在吃饭时对孩子数落缺点,或检查他们的学习成绩,或纠正他们不良的姿势。 3. 不以许诺为奖赏鼓励孩子吃某种食物,或以惩罚手段强迫孩子吃下某种食物,这样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条件反射。 4. 不要试图用暗示、旁敲侧击、迂回婉转等方法转变孩子对某种食物的偏见,这样只会加重偏食的现象。

至于行为疗法方面,常用的方法有:

1. 消退法:了解什么因素对儿童的偏食有强化作用,然后根据强化因素进行消退。例如,孩子每次吃饭时一定要吃肉,不吃蔬菜,如果没肉就不肯吃饭或哭闹,那么这种拒食哭闹就是强化因素。父母如果对他的拒食哭闹不予理睬,反复多次,他的偏食行为就有可能得到有效的纠正。 2. 系统脱敏法:在儿童的饭食中逐渐掺入不受欢迎的食物,开始时可少些,只要他没有反感到拒不接受,下次就可多加些,直到他习惯吃为止。 3. 强化法:当孩子能吃一些他不爱吃的食物后,立即给予鼓励,进行正强化,以利于巩固他逐渐纠正偏食行为的效果。

怎样确定孩子有偏食、挑食的习惯?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孩子如有以下情况之一,则可认为是偏食、挑食:

1. 凡在其食谱中缺少一个或一个以上食品组,或一个或多个食品组的食品摄入甚少,如不吃蔬菜或食之甚少,不吃荤菜或食之甚少,不吃水果或食之甚少者。 2. 凡摄入食物品种太少,远远达不到每天约15个食物品种,如在荤菜中只吃鱼、虾、蟹等少数几种,或在蔬菜中只吃土豆、花菜等含纤维素少的几种者。 3. 凡有选择性地或凭个人喜欢无节制地大量摄入某些食物,且摄食频度很高,几成或已成嗜好并已严重影响到正餐的摄取者。

此外,挑食偏食还可能与B族维生素的缺乏有关。幼儿偏食的原因并不全是奶粉问题,也有可能是他们天生偏爱熟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