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闹觉的因及解决方法
宝宝出生后,妈妈会面临许多问题。新生儿睡眠不足,哭闹不止,甚至在入睡前会哭闹一会儿。新手妈妈在面对宝宝闹觉问题时,感到很无奈。那么,如何应对宝宝闹觉呢?
闹觉是指一岁左右的小孩子,在睡觉前总是哭闹不止。一旦他们开始闹觉,是最折磨家长的。如果父母妥协,被父母抱起来哄一哄、摇一摇,他们就会立即睡着了。有的孩子闹觉还必须含着妈妈的乳头才能入睡,而有的孩子则必须妈妈抱着走动大半个小时才睡得着。闹觉的样式确实很多,然而,孩子所有的闹觉毛病都是家长给养成的坏习惯。
纠正孩子闹觉的坏毛病并不难。妈妈们一定要找到突破口。以下为家长们针对闹觉熊孩子的建议:
如何让宝宝不闹觉呢?
1. 宝宝对环境的感知较为敏锐。很多家长认为一定要抱睡才可以。实际上,宝宝的前庭觉较为敏锐。当从父母的臂弯到床上时,宝宝就能敏锐地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同时对温度的感觉也非常敏锐。因此,在喂奶时,在宝宝的身下垫一块大一点的毛巾,让宝宝睡着后,连同毛巾一起放下。这样宝宝对动作和温度的感知就不会太过敏,降低醒来的几率。
2. 放下宝宝后,不要急着离开,让他感受妈妈的气味或温度。当宝宝进入深睡眠时,再悄悄起身。
3. 注意营造合适的环境。宝宝能敏锐捕捉到光线的变化。在傍晚光线逐渐变暗时,他们因为内心的恐惧而开始哭闹。有的家长为了营造一个安眠的环境,会把灯打得非常暗,这样反而会加重宝宝的恐惧。所以,有的孩子一到晚上就哭个不停。因此,当天色开始变暗后,及时把房间的灯打开,等他安静下来后,再逐步把灯调暗。一般等宝宝再大一点,就能逐渐习惯光线的变化了。
4. 给孩子安全感,减除分离焦虑。当睡意袭来时,宝宝的感觉开始变得迟钝,视线逐渐模糊,皮肤的触感也不敏感了。如果旁边没有家人,孩子就会感觉很害怕,会用一切方法让自己保持清醒,哭闹就是他们能掌握的最好的方法。因此,陪在宝宝身边可能是最好的方法,拉着他的小手,轻轻地拍拍宝宝的背哄他入睡。早上宝宝快醒时,最好留一个人守在他的身边,让他一睁眼就能看到爸爸妈妈开心的笑容,这样宝宝也会很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