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别担心,宝宝晚上做噩梦时,妈妈这样做能有效安抚:
宝宝做梦时,大脑神经细胞主管语言和动作部分的活动,如说话、叫喊、夜游等动作都是正常的。睡眠时做梦与脑的成熟、心理机能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然而,宝宝经常说梦话会影响睡眠质量,因此,父母应了解宝宝说梦话的原因,帮助宝宝健康入睡。
宝宝在睡前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导致入睡困难。常见原因有:白天玩得太累、恐怖的地方、害怕的人和事、观看恐怖影片、父母吵架等。白天经历过让宝宝紧张、害怕、难以理解的事情后,焦虑情绪会留存在宝宝大脑中,到晚上以梦境的形式释放出来。
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一些小事情,如如厕训练、换大床、上幼儿园或换幼儿园老师、妈妈去上班、被别的小朋友欺负等,都会给宝宝带来压力和噩梦。这些小事情在大人眼里不算什么,但足以引起宝宝情绪的不安。
噩梦对宝宝的影响最大,因为噩梦后,宝宝醒来就睡不着了。有时宝宝会害怕,第二天会一直担心。噩梦不同于夜惊,夜惊往往出现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时段里,这个时候,宝宝还处于无梦的深睡状态,但他的表现却是极度受惊。妈妈不要安抚宝宝,因为夜惊结束后,宝宝照样睡觉,第二天也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家长不要叫醒宝宝做梦,因为做梦虽然是功能性的,随着宝宝不断长大,神经细胞逐渐发育成熟,梦境会逐渐消除。但为了让宝宝不被梦境打扰,妈妈还是要做一些工作的。
说梦话,不要喊醒宝宝。宝宝说梦话主要是由于宝宝大脑神经的发育还不健全而引起的。因此,父母不必担心也无须叫醒宝宝,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说梦话的现象会慢慢消失。
做噩梦时,安抚宝宝。宝宝如果睡觉做梦时哭出来,妈妈一定要给予支持和关爱??梢员ё”Ρ?,对宝宝说:“哦,做梦了,没事的,没事的,妈妈在陪伴你!”一边说,一边抚摸宝宝的身体,直到宝宝安静下来为止。
为了让宝宝有个良好的睡眠,睡前做好睡觉的准备很重要。妈妈可以从心理上安抚宝宝,睡前给宝宝洗个澡,讲一些睡前故事、听一听舒缓的歌曲、和宝宝一起说说话、一家人躺在床上读读书等。当宝宝轻松愉快地进入睡眠后,睡眠质量就会比较高。
如果白天宝宝有过剧烈的情绪波动,妈妈要在宝宝心情平静的时候,跟宝宝好好聊聊那件事,让宝宝释然后,想办法让宝宝快乐起来。这样,负面的情绪就不会积留在宝宝脑海中,并在睡梦中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