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学生放学后独自前往森林玩耍。天黑时,他仍待在树林里,感到害怕野兽的袭击,于是爬上大树躲起来。父亲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沿着孩子回家的路寻找,但误以为孩子在树上,假装未看到,还在附近晃动。儿子惊奇地问:“爸爸你怎么知道我在森林里?我一个人散步,没想到碰到你在树上玩?!本菟?,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一名勇敢的将军。人们常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自信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的基础,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不要轻视孩子,不要尊重他们。如果无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打击和摧残,失去向善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柱。有些孩子什么也做不了,父母指责、抱怨、体罚,这样的行为违背了教育规律。

小东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六岁就开始帮助母亲做家务。有一天,小东和母亲一起购物回家,母亲看到他手里拿着玻璃瓶,担心孩子,两次拿走,结果弄坏了。小东说:“不,我以前有这么多东西?!蹦盖姿担骸叭绻惶盖椎幕埃欢ɑ岽蚱破孔??!毙《白髅惶?,径直走向门。刚走到大厅,瓶子就一个接一个地掉下来,洒满了满地的汁水。这时,母亲看到满地的混乱,说:“我告诉你,你不听!”小东生气地扔掉手中的瓶子,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此后,小东不再帮助母亲做家务了。实际上,小东打破瓶子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虽然母亲事先警告并事后教训,但事实证明,小东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比母亲的效果更好。

然而,小东的母亲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本应该理解孩子的感受,给予安慰。但她却责骂了孩子,让他感到尴尬。这样的话,不仅不能让孩子养成采纳别人意见的习惯,还会使孩子在今后做任何事情时不敢自己做决定,从而损害孩子的自信心。有些孩子什么也做不了,父母指责、抱怨、体罚。这样下去,原本好的孩子在指责和抱怨中失去了应有的上进心和自尊心,最终很难成为人才。因此,我们每一位父母都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千万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