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全方位呵护孩子的眼睛健康
4到6岁的孩子应该特别关注眼睛的?;?,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眼睛最脆弱。如果孩子视力异常,如近视、斜视等,应该及时接受检查和矫正治疗。孩子眼睛不成熟,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视力下降和近视眼的发生。因此,特别要注意限制孩子的近距离作业时间,一般每次不应超过30分钟。可以经常带孩子向远处眺望,引导孩子辨认远处目标,以预防近视眼。
同时,要监测孩子的视力发育状况,特别是要分别查两眼的视力,以便发现单眼的视力异常。因为视力不好的一只眼睛常常失去使用机会而发展成为弱视,弱视可由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散光)、斜视等引起,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此,最好每3~6个月做一次视力检查,有条件的还可以在这一阶段进行1次散瞳验光。
噪音也会损害视力,不仅影响听觉器官,还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波及”视觉器官。研究表明,噪音能使人眼对光亮度的敏感性降低,还能使视力清晰度的稳定性下降。噪音在70分贝时,视力清晰度恢复到稳定状态时需要20分钟,而噪音在85分贝时,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噪音还可使色觉、色视野发生异常,以及使眼睛对运动物体的对称性平衡反应失灵。
缺乏营养素也会造成眼疾。例如,维生素A对眼睛的新陈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及生理功能。维生素A缺乏症是引起眼干燥症的重要因素,它还可以引起结膜色素沉着,造成慢性结膜炎、角膜炎、麦粒肿等。此外,维生素A缺乏还会导致视网膜视紫红质缺乏,表现出眼睛对暗的适应能力减退。
缺乏维生素B1在眼部表现为看东西模糊,眼睛干燥等,严重的会引起视神经炎。缺乏维生素B2在眼部表现为视力减退,怕光,眼部灼烧感或异物感。维生素C缺乏能使血管壁渗透性增加,从而造成出血倾向。维生素C缺乏会引起眼部的血管、组织出血,还可能引起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
此外,开灯睡觉会影响孩子视力。医学研究表明,婴儿睡眠时不关灯会增加孩子患近视眼的可能性。国外医学研究人员在对400余名2~16岁的近视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睡在灯光下的两岁以下的婴儿与睡在黑暗中的婴儿相比,近视发病率要高出四倍。睡在黑暗中的孩子患近视的只占10%;夜间睡在照明灯光下的患近视的占34%,睡在室内较强光照明灯下的孩子,患近视的占55%。有关专家指出:婴儿在出生后头两年,是眼睛和焦距调节功能发育的关键阶段,光明与黑暗的时间多少,可能会影响幼儿视力的发育。因此,家长应该慎重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