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妈妈发现孩子突然变得不爱说话了,于是担心孩子可能生病了。孩子口腔内膜上出现了一些高起的白色斑块,而且可以擦掉,这种情况很可能是鹅口疮。那么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又称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或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球菌引发的常见疾病。它通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生,与人们滥用抗生素、食用不干净的食物和卫生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孩子出现鹅口疮时,口腔内会出现白色假膜,如雪一样洁白,稍稍凸起的口腔内膜。这种白色假膜不会疼痛,轻轻擦去后,可以看到红润的创面。

如果孩子的鹅口疮病情严重,可能会导致口腔粘膜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地,严重时甚至可能向下蔓延到食道和支气管。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败血症。

那么,妈妈们应该如何治疗鹅口疮呢?

首先,可以使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妈妈们也可以使用百草霜、青黛、橄榄炭三种材料研成细末,敷在孩子的患处,每天3次。

在治疗过程中,妈妈们要保持孩子的餐具和食品的清洁,尤其是奶瓶、碗勺、奶嘴等专用物品。在喂奶前,请务必用温水清洗乳晕和乳头,每次抱孩子前也要先洗手。此外,要定期清洗、晾晒孩子的被褥和玩具,确保宝宝的洗漱用具和家长的分开。

在预防方面,婴儿室应注意隔离和哺乳消毒,以防止病菌传播。婴幼儿进食的餐具应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哺乳期的妈妈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和乳头,每次抱孩子时也要先洗手。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确保宝宝的洗漱用具和家长的分开。

总之,要定期给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最后,妈妈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应对鹅口疮的措施,切勿等到病情严重时才开始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