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临床诊断病例与确诊病例的差别在哪里?
在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病例通报中,病例数量呈现显著增长,湖北省方面提出“临床诊断病例”的表述。那么,什么是临床诊断病例?与确诊病例相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以下八宝网小编将详细解答。
首先,临床诊断病例是指医生依据临床思维和临床路径,结合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CT影像等综合判断,对病人所患疾病做出的一种诊断。相较于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过程较为复杂,但也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更为准确、全面的判断。
其次,与确诊病例相比,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首先,如果病人在湖北或武汉地区,那么其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已经相对明确;其次,发热、呼吸道咳嗽、憋气等症状也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第三,查体检查也是诊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最后,CT影像等先进的检验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再次,为什么要设定临床诊断这个档级?对于病毒核酸的检测能力,虽然在不断提升,但不同试剂之间的精确度仍有差异,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检测出核酸阳性。因此,大量无法确证核酸的患者将被视为疑似病例。在这种情况下,临床诊断病例对于患者接受规范治疗、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针对湖北省疫情特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湖北省的病例诊断分类中增加了“临床诊断”,以便患者能及早按照确诊病例接受规范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总之,临床诊断病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临床医生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如病史、症状、体征、CT影像等,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对患者病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核酸检测和CT检测的价值不容忽视,它们各自发挥着不同的诊断作用。因此,临床医生需要掌握核酸检测和CT检测的方法,能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判断,而不能强调某一个检查的重要性。
上一篇:
呵护健康宝宝:五大黄金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