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协助孩子竞争心态
消除孩子在竞争中产生的嫉妒心理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方面。有些孩子害怕同学比自己强,采取封闭和打击的对策,如不愿意借给别的同学资料、漠视同学的求助等。此时,父母应启发孩子在竞争中表现出高尚的情操,引导孩子认识到竞争不是阴险和狡猾,而是暗中计算人,应该齐头并进,以实力取胜。个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与竞争力密切相关,发展孩子的个性应从其本身的需要、兴趣出发,让孩子不仅拥有广阔的知识背景,还掌握几种特殊的才能和本领,具有较完善的人格。此外,能够自立、自主、自律、自信的孩子,竞争意识和竞争力往往比别人强。
纠正孩子竞争的心情,首先需要纠正孩子的心情,让孩子理解竞争是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是件好事,要以平静的心情超越和超越,不要充满嫉妒和愤怒。参加竞争的意义之一是学习接受失败,诚实祝福对方。告诉孩子,在竞争中得到胜利固然值得骄傲,但和同伴之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接受挫折教育,提高竞争能力。在竞争中,没有常胜将军,没有哪个人能在各方面都次次取胜。因此,父母应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知道强中有强中手。有些孩子在家和父母下棋,只能赢,不能输,输了就狡猾。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意志,让孩子感到失败并不可怕,失败后立即调整自己的心情,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忧虑、自卑等消极情绪,才能赢得下一次的成功。
父母在引导孩子竞争时,应特别注意,在任何竞赛前,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诸如“你一定要拿第一”、“你一定要赢某某”等。而应告诉孩子,只要你努力了,爸妈就会高兴,时刻对孩子充满信心。对于孩子的一时失败,父母可以给一些很具体的建议,让孩子知道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另外,父母在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的过程中,竞争不排除合作,没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一匹马的强者是孤独的,也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