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奶粉挂壁?
奶粉挂壁是指在奶粉冲调后,部分奶粉会附着在奶瓶壁上,让人担忧奶粉质量的问题。这种现象在许多优质奶粉中普遍存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奶粉挂壁现象呢?下面,我们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奶粉挂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奶粉中的成分不能完全溶解于水。奶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虽然具有一定的溶解性,但它们不能完全溶解于水中。因此,在奶粉冲调过程中,部分成分会在奶瓶壁上形成一层粉质小颗粒。
2. 冲调奶粉的水温不合适。高温冲调奶粉可能导致奶粉蛋白变性沉淀等现象,引发速溶性差、挂壁、瓶底白点等现象。而过低的温度冲调奶粉也容易引起速溶性差。
3. 水质硬度大。水质硬度大可能导致奶粉溶解性的变化,使部分成分难以溶解。
4. 奶粉中添加了活性物质。为了保证营养活性,一些配方奶粉添加了含量较高的活性物质,如牛初乳、酪蛋白磷酸肽(CPP)、α-乳清蛋白、乳铁蛋白等。然而,为了防止这些活性物质溶解慢,奶粉中一般不会添加助溶剂。
5. 奶瓶底部透明的小颗粒。实际上,这些小颗粒是低聚果糖(FOS),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低聚果糖能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保护婴幼儿的健康。
6. 奶粉保存不当。保存方法不当可能导致奶粉受潮或变质,从而出现奶粉难溶解、挂壁等现象。
针对奶粉挂壁现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适宜的水温。冲泡奶粉最佳的水温是40°至50°,这个温度可以减轻速溶性差的现象。
2. 正确的手法冲泡。延长摇晃奶瓶的时间可以避免奶粉挂壁现象。
3. 合适的保存。若保存方法不当,奶粉受潮或变质,将难以溶解,从而出现奶粉挂壁现象。因此,开罐前需检查奶粉的密封性及包装是否完好。
4. 注意奶粉的保质期。奶粉开封后的保质期限通常为一个月的有效期。若超过一个月,剩下的奶粉不要给宝宝吃。
总之,奶粉挂壁是正常现象,但其中包含许多对宝宝有益的成分。为了保证宝宝的健康,我们应尽量减轻挂壁现象。
下一篇:
宝宝出现哪些症状时需要补充锌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