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种可以传染给人类的冠状病毒,其潜伏期是一个重要概念。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前,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一旦出现症状,如发热、咳嗽和呼吸急促等,很容易被诊断。然而,有些感染者潜伏期长达二十多天,且在出现症状后很容易被诊断。潜伏期与进入机体的病原体数量、毒力、繁殖能力以及不同机体的抵抗力强弱等因素有关。但同一种传染病往往具有固定的潜伏期。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显示,SARS的潜伏期一般在4-6天,最短为1天,最长的潜伏期有14天。同为β冠状病毒属的MERS病毒的研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有参考意义。2013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对47例沙特实验室MERS-CoV确诊病例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被感染后,潜伏期的中位数为5.2天(95%的置信区间为1.9天到14.7天)。MERS-CoV的发病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和呼吸急促等,其他也有出现胃肠道症状(腹泻、呕吐、腹痛)以及胸片异常的情况。

武汉市肺病医院一位一线医生表示,武汉肺炎在潜伏期阶段有没有传染性现在还有争议,目前还没有看到被潜伏期病人传染的病例。虽然有报道称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最长为24天,但这个结果是个例,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病毒在潜伏期就有传染性。医院只能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不会对健康人员进行筛查。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控。首先,要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时一定要佩戴口罩,不管身边有没有人都不能摘。其次,上网要节制,警惕疫情信息过载。在关注疫情信息时,我们要控制自己接收信息的时间,每日不要超过1个小时,在睡前半个小时内尽量不要关注相关信息。此外,要选择权威渠道主动搜集相关信息,避免信息量超载带来的焦虑、恐惧感。

综上所述,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了解潜伏期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