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两岁,喜欢打人,家长如何教育引导?
两岁的宝宝开始学习并理解许多新事物,但其行为习惯也在不断塑造。然而,他们有时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例如打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宝宝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的行动能力和自我意识都在发展,他们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概率也会增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父母没有在宝宝初期出现攻击行为时及时纠正,那么这种行为在宝宝成长到两岁时,可能会变得司空见惯。
最常见的攻击性行为,比如争抢玩具导致的推人、打人、挠人、咬人等,其中打人是最为常见的。当宝宝出现这样的行为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立刻将宝宝拉离现场,告诉他们“不可以”。如果宝宝因此哭闹或者躺在地上打滚,我们应该立刻带离现场,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快速恢复平静。
此时,父母们不要与宝宝大喊大叫,也不要试图让他们明白道理,更不能强迫他们向受害者道歉。等到宝宝情绪平复后,父母们可以再次耐心地与他们沟通。在与宝宝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气,避免让他们感觉到被教训,不要让他们产生抵触和逆反的情绪。
此外,父母们可以尝试启发宝宝的共情能力,引导他们理解别人的感受,比如告诉他们“那个受伤的小朋友会疼”。父母们也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与宝宝进行交流,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问他们是否因为急于玩玩具而打人,相信宝宝们并不会单纯因为想打人而做出这样的行为。
最后,父母们要在平时的育儿过程中,加强宝宝的秩序意识教育,让他们学会轮流玩玩具或使用物品,以减少类似行为的发生。
下一篇:
宝宝天天洗澡皮肤好是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