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这种听起来熟悉又陌生的词汇,究竟是什么呢?根据调查和研究发现,蓝光对孩子的危害较大。那么,蓝光真的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蓝光对孩子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蓝光是什么。蓝光并不是蓝色的光,而是由电脑和手机等LED屏幕产生的光线。它属于可视光范围中的波长400nm一500nm之间的光。最新的研究显示,蓝光的波长在450nm一470nm之间,具有高能效。

蓝光能穿透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到达视网膜。因此,蓝光容易引发眼睛疲劳和干涩。而手机蓝光的危害尤为严重。蓝光会暗示我们的身体现在还不是睡觉的时候。

我们的眼睛里有30000个感光细胞,可以接收到某一波长范围内的光并将它们识别为蓝光。蓝光的波长在大约460纳米范围内,这些光照射到特定的细胞,细胞向大脑的视交叉上核区域发出一个信号,并告诉大脑关闭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就是睡眠的启动器,人的昼夜节律决定我们的生物钟。

喜欢睡懒觉的人比早起的人睡眠周期要长。医生经常使用蓝光疗法来改变睡眠模式和解决睡眠障碍。在过去50年的时间里,人类的平均睡眠时间和质量都有显著下降。晚上过多的接触发光屏幕会影响睡眠以及生物钟。

哈佛医学院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有一组人睡觉前4个小时阅读印刷书籍,另一组人睡觉前4个小时阅读电子书。连续五天时间,阅读电子书的人花了10分钟才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明显比阅读纸质书籍的人入睡时间更长。同时,阅读电子书的人表示晚上不怎么困了,但他们在早上起床的时候感觉起不来。

众所周知,睡眠不足会诱发心脏病、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缺乏睡眠也会让人产生焦虑和抑郁。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蓝光还与老年黄斑变性有关,不过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长期暴露在蓝光下也会诱发白内障甚至失明。根据科学家的多年统计,白内障的发病年龄与紫外线呈高度正相关,赤道地区的白内障平均发病年龄要比高纬度地区提前5到10年。我们知道紫外线(UV)和蓝光的波长范围是比较接近的。

伤害眼睛的波长峰值为440nm左右,而抑制褪黑激素的波长峰值在460nm。LED灯比手机更糟糕,有研究表明,LED灯会抑制99%的人分泌褪黑素,并缩短褪黑激素90分钟的持续时间。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使用白炽灯泡,这些灯很少有蓝光。而现在的LED则富含蓝光。但至少我们在睡觉的时候会关灯,而且LED灯离我们的距离比手机屏幕要远多了。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更关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蓝光危害。

蓝光晚上才有危害。到目前为止,普通人接触到最多的蓝光来自于太阳,所以我们白天很难睡个好觉。但在白天,蓝光并没有什么副作用,相反,我们需要蓝光。当我们早上醒来的时候,我们需要阳光来重置生物钟。

除了晚上要避免蓝光之外,早上出去晒15分钟的太阳对于你的生物节律来讲同样重要。当然,在一天结束的时候,特别是在睡前90分钟别接触蓝光。但问题是,每天晚上关掉一切灯,坐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这实在是太不现实了。

如何预防蓝光危害?1.以身作则:父母尽量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2.少看手机:减少孩子每天接触、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3.眼部保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眼部卫生保洁习惯;4.视力检查: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尽早发现是预防视力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5.规范坐姿:注意规范孩子的坐姿,让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6.避免强光:避免孩子在户外活动环境遭受强光和紫外线的伤害;7.饮食均衡:保证孩子的饮食营养均衡,减少其糖分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