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年幼时不宜过早灌输性别意识。然而,孩子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只有让他们了解性别认知,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避免因为好奇而犯下错误。那么,如何教育出具有恰当性别意识的儿童呢?

性别错位症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错位症状。性别认同是一个人对自身生理性别的自然认知。如果孩子在幼儿期不能及时完成性别认同,日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别偏差行为,影响各方面的发展,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导致孩子性别错位的原因有二:一是家长教养不当,如有些家长希望生个女儿,却生了个男孩,为了弥补这种缺憾,从小把男孩当做女孩养,这给小孩子造成了严重的性别误导,导致男孩子没有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性别,长大后也会失去男子气概,说话细声细气,做事不果断。二是学校教育压抑学生个性,如男孩女孩心理和生理发育不同步,差别很大,学校无视这种客观规律,没有“因性施教”,那些千篇一律的听话、守纪律的要求严重压抑了男孩个性。教育专家指出:“男孩爱冒险、爱挑战、爱争吵、爱跑动,这些行为倾向都与男孩体内更高水平的雄性激素分泌有关?!币晃兜叵拗浦换崛盟歉械讲宦褪艽?,最终被严重伤害。

那么,如何做好性别教育呢?首先,家长应用健康的情绪让孩子了解性别意识。许多家长提及性别教育总会畏畏缩缩地并为此感到不自在。这样的情绪会不自觉地感染到孩子,以至于孩子一提到性别教育就会本能地抗拒。这样的情况下便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性别意识。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不妨用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度为孩子普及基本的性别常识。孩子在你积极的感染下也会欣然接受这样的教育。

其次,把性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能听懂言语时,家长应把性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如在洗澡、着装、修整发型及玩具选择等方面要有明确的性别区分。还可通过书报、画册、影视、讲故事等去引导孩子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孩子对生殖产生一种自然的认识,从而使他们接受大自然,热爱人类,认识生命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