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明白,新生儿第一次发烧是每个宝宝都必须经历的过程,这是由母体免疫向自身免疫转变的适应性反应,对建立自身免疫系统至关重要。因此,大部分新生儿发烧的时间都集中在断奶后的一段时间内。在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中,是不会出现发烧现象的,因为母乳中含有宝宝所需的抗体。

然而,当新生儿第一次发烧时,我们需要明确发烧的原因。发烧的原因除了生病感染,还有可能是长牙、幼儿急诊或接种疫苗。长牙引起的发烧通常是低烧,伴随的症状是宝宝大量流口水,这是很容易区分的。幼儿急诊在临床上是一种马后炮的诊断,血常规检查中基本是病毒感染,而且一定是烧退疹出,基本是高烧39度以上,连烧三天,退烧后才会出现全身大面积的玫瑰样疹子。接种疫苗后的发烧通常是中低烧,很少会出现高烧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判断。

处理新生儿第一次发烧的方法是:首先,小宝宝在不超过38.5度的发烧时,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如用25%-50%酒精擦浴、头部冷敷、湿敷、温水擦拭等方法,如果是平常热爱洗澡的宝宝,可通过洗温水澡的方式进行全身降温。需要注意的是,小宝宝在刚退烧时,身体还是处于耗能状态,必须进行保暖工作,切勿因为刚退烧的机体免疫力降低而造成二次受凉。

其次,如果物理降温无效,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认感染的类型,再采取措施。如果是细菌性感染,适量的抗生素是必要的。如果是病毒性感染,但体温很高,伴随宝宝精神不好,可以采取服用退烧药治疗,避免高热惊厥。

最后,大部分新生儿第一次发烧都是在半夜,所以家里常备基础的退热贴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