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及护理指南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相似,那么如何区分这两种病呢?相信家长们对于疫情的严重性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然而,很多家长仍然无法分辨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其实,区分它们的最关键点就是,手足口病在口腔、手、足、臀部及外阴都有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在口腔内有疹。
手足口病通常是先在口腔内发现疱疹,然后发热,而且一般都是中低热(低于38.3°C)。而疱疹性咽峡炎则是先高热再出疹,而且疱疹性咽峡炎出现重症的情况较少。
这两种疾病都属于病毒感染的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在没有并发症出现的前提下,即使不使用任何药物,也可以自愈。因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患儿的不适感。然而,许多医生会给患儿开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病毒药,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目前只批准利巴韦林用于治疗丙肝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而且只有口服和雾化两种剂型。并且,由于利巴韦林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不建议儿童使用。
除了利巴韦林之外,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等药物也不应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是不必要的,因为这两种病都是病毒感染的疾病,而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感染。滥用抗生素还可能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引发抗生素型腹泻。
如果手足口病引发并发症,就需要对症治疗。在遵医嘱治疗的同时,根据并发症的不同,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那么,如果宝宝实在是难受,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如果宝宝高热不退,我们可以给他们服用退烧药,如泰诺林或美林。如果是咽痛严重,可以尝试吃一些凉的东西,如冰激凌,并让孩子多喝水,以免发生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