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宝宝的好处与危害:长期抱宝宝需警惕,怀抱之外的运动你了解吗?
有些父母对宝宝的疼爱无微不至,一有空闲时间就会紧紧抱着他(她),舍不得放下。然而,这种过度疼爱并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反而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危害。
首先,长期抱宝宝会影响到宝宝的骨骼和肌肉发育。在宝宝1岁以内,这是人生第一个飞跃成长期,骨骼生长迅速。如果长期抱着宝宝,他会因为缺乏运动而错过在运动中学习的机会。
其次,长期抱宝宝会影响到宝宝的大脑发育。新生儿的大脑有数十亿个神经元,但它们之间并没有连接。宝宝需要通过各种运动来加强神经元之间的链接。运动是重要的生理刺激之一,让宝宝动起来,接受无数次的触碰和位置感的刺激。这些刺激会告诉宝宝身体、四肢所处的空间位置,促进脑细胞生长,提供更多氧气和能量给大脑,最终促进智力发育。如果宝宝在早期没有充足的运动量,没有良好的发育进展,对外界反应也会比较迟钝。
最后,长期抱宝宝会让宝宝产生依赖心理。宝宝出生后,需要适应外界与妈妈肚子里完全不同的环境,因此会有较多的消极情绪。在妈妈的怀抱里,宝宝会感到安全和舒适。当宝宝满百天后,积极情绪逐渐增加,特别是在温暖的环境中,吃饱后更为突出。半岁时,宝宝能区别生人和熟悉的人,产生对妈妈的依赖情绪,清醒时常常要求妈妈抱着。然而,在这个阶段,宝宝经常在妈妈怀抱里就会错过匍匐期的学习训练,容易使宝宝感觉统合失调,日后很可能出现多动、任性、脾气暴躁、不易与人沟通、注意力不集中、阅读跳行等问题。
此外,长时间抱着宝宝会违背宝宝自然的生长发育规律。一些孩子习惯在妈妈的怀抱中入睡,长久下去会形成环境依赖,不抱就睡不着。一般来说,新生儿每天需要20小时的睡眠,6个月左右每天需16小时睡眠,少于这个时间就可能影响发育。到了2个月时,宝宝每天累计应抱2个小时左右。此外,宝宝的骨骼生长较快,如果长期抱着,对其骨骼的正常成长极为不利。
除了怀抱,必不可少的运动包括:
1. 2~4个月时,给宝宝做被动体操,活动四肢肌肉,增加肌肉张力。 2. 4~6个月时,帮助宝宝开始练习翻身运动。 3. 8~10个月时,开始独自站立的准备运动。让宝宝俯卧,将他的两脚提起,再慢慢地放下,重复多次,以锻炼宝宝的上身及腕部的力量。 4. 10~12个月时,开始步行的准备运动。让宝宝蹲着或跪着,拉住他的双手,使他立起来,这样重复多次,以锻炼宝宝的下肢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