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奶蛋白消化不良与过敏:解析三大关键概念
孩子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通常会表现为腹胀、腹痛和腹泻。腹泻常常伴有泡沫,这是因为未被小肠乳糖酶消化的乳糖在大肠内的细菌作用下分解为大量气体和其他代谢物。然而,如果孩子的饮食中同时含有高脂肪,可以延缓乳糖在小肠停留的时间,从而使乳糖有更完全的消化和吸收。
母乳的乳糖含量比牛奶高,这与大脑的迅速发育有关,并且有助于婴儿肠道益生菌的繁殖。新生儿出生后就有足够的乳糖酶,能够完全消化和吸收母乳,这是人类繁衍的前提。但是,体内的乳糖酶在3-4岁后不再继续产生,因为所有婴儿已经断奶不再需要代谢乳糖。这往往导致孩子在3-4岁后逐渐产生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极少数情况下,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而非低下)是极为罕见的,这是因为这与婴儿的生存不相符,所以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这种基因已经基本淘汰。当妈妈将奶粉换为无乳糖奶粉时,孩子的症状往往会有所缓解。无乳糖奶粉通常是部分水解蛋白奶粉,易于消化;此外,不同品牌的奶粉的脂肪和其他成分也有所不同,也会使宝宝的症状缓解,与是否含乳糖无关。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诊断通常是由于频繁或严重的腹泻导致,这可能是由乳糖酶缺乏或小肠细菌过度繁殖引起。前者较为常见,后者较为罕见。在详细询问病史后,可以轻松地判断出病因。
当孩子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时,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详细考虑。奶粉蛋白质消化不良的症状通?;嵩诖蟊阒斜硐治飨缘某粑?,与肉类和水果腐烂后的气味相比,这一点更为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在6个月以内的孩子,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小婴儿,如果出现带有血丝的大便,化验大便后往往会有不等数量的白细胞和潜血阳性,需要首先考虑牛奶蛋白引起的结肠肛门炎,这是孩子对母乳饮食中或奶粉中的牛奶蛋白过敏造成的,而不是细菌性肠炎。这样的孩子通常没有病态,无发热,吃奶量减低或无影响,也不一定有腹泻。妈妈在带宝宝去看病时,主要表现为有时时无的血丝便。这时,除了化验潜血外,不需要做其他的大便化验,有时可以化验血红蛋白,确保没有贫血(如果病程有一段时间)。
治疗母乳喂养的妈妈需要忌口所有奶制品和鸡蛋,这是最常见的诱因。一般来说,在一个星期内,血便就会消失。在个别情况下,可能需要忌口大豆、海鲜等其他食品。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需要换用完全水解蛋白奶粉,偶尔需要氨基酸奶粉。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在3个月以内的孩子,由于母乳的保护作用,一般不会患有细菌性肠炎,更不需要服用抗生素。
上一篇:
基因检测tp53呈阳性,tp53基因检测
下一篇:
宝宝如何使用空调:学习桑拿天中的实用技巧